《水流花开》系列为转载文章,原作者为杨宁老师。
第一部分 我的修道历程
在大多数人看来,每个人做事,都有一定的动机和目标。我想把我的修道体验写出来,只有一 个目的,就是出于一种爱的需要。这种爱不是何时从哪生起,它也将不会有一天消失在任何地 方,它只是一种存在。在这种爱中,自我无立锥之地,心变得彻底臣服、温顺、打开,我曾经、 现在、未来所做的一切,只是这种爱的显现。
一、修道的缘起
二十三岁时,我走完了作为一个平凡女人该走的人生四部曲: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我生 活的平静而祥和。在儿子 10 个月时,记得那天是中秋节前一天,我买了几包檀香和一些水果给 父母送去。父母祖辈信佛,到父母这一辈时,家里也只剩一尊观音菩萨的瓷像。父母的全部佛 事活动也即是初一、十五时出于恭敬在观音像前放些水果、点一支香,再就是他们大多数时间 吃素,别无其它。所以,在那个时候我对于佛教的理解,只限于佛像、寺院、僧人、吃斋。当 时,虽然孩子已 10 个多月了,但由于月子中没有调养好,我的身体状况很糟。从我家到我母亲 住处只有 15 分钟的路程,我却走得头重脚轻象踩了棉花似的。这样走着,忽然脚踩到一本破烂 的书,鬼使神差的我竟弯腰把那本书捡了起来。书的前后没有封面。随手一翻,有四行字跃入 我的眼帘:我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看到此,我心中忽然吃了一 惊,同时只听空中一个炸雷响起,吓得我的手一哆嗦,书掉到了地上。。。愣了片刻我忽然清醒 过来,抬头看看朗朗晴空,复又捡起书,反复看这四句话,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也不知刚 才的一声炸雷从何而来?!我百思不得其解,看看手中脏兮兮的破书,也不明白自己刚才为何 要捡它,急忙把它扔在垃圾堆里。这件事过去一段时间,有一天我去弟弟家偶然间聊起这件事,奇怪这四句话象刀子一样刻在我 的脑海里。弟弟听后想想说:“这是一首偈子,是达摩祖师写的,我也不明白你为何对这首偈子 有这样的感应,可能你佛缘很深。我这几天买了几本佛教书籍,你可以拿去看看。”随之他拿出 了南怀瑾先生的《如何修证佛法》和《金刚经说什么》。我并无多大兴趣,但还是决定带回去翻 一翻。书很快看完了,但看得似懂非懂。书里一些禅宗公案和佛教故事我看得很认真,也很感 兴趣。 有一天孩子睡着了,我忽发好奇想打坐,便照着书里的一些指导试着坐了下来。没想到这一坐, 也即是从那一刻开始我的人生目标、生活方式从此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