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有朋友,修行路上无道友

 烦恼即菩提   2019-12-17 20:38   1814 人阅读

当一个人还处在“有我”的认知里的时候,他的人生之路上是有朋友的,然而当一个人踏上探索真理的修行之路时,他会发现,所谓的“我”并不真实存在,所谓的“道友”并不真实存在,如果他还活在“有我”和“有道友”的认知里,他尚未踏上修行之路,他的所谓的修行跟凡夫做事无别。

一个真正踏上修行之路的人不再以眼看物,以耳听声,以鼻闻香,以舌尝味,以身体去感觉,以头脑去思考,而把这些皆归于一心之用。修行者通过观察心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发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全部认知(包括对自己的认知)皆来源于自心,包括所有的见闻觉知,大至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小至对日常生活的吃穿住用行一点一滴的微细认知。心是所有认知产生的源头,修行者和凡夫对“心”的认知是不同的,修行者准确得看到了心的“源头”位置,他站在“源头”看待心产生的一切认知,所以他看得特别清晰,他时刻活在源头的位置来面对日常生活的一切,他活成了“心”;凡夫则不然,凡夫不以心为心,而以心产生的认知为心,心产生的第一个认知就是关于“我”的认知,所以凡夫活成了“我”,凡夫远离了“心”本身而迷失在了心产生的认知里。

修行者站在认知产生的源头位置,清楚的看到了关于“我”的那些认知是如何产生的,他清楚地看到了“我”不过是心产生的众多认知中的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凡夫以“我”为心,试图把无数认知中的极其微小“我”的认知无限放大,以为“我”是一切认知产生的源头。

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东西就大为不同,修行者站在一切认知的源头“心”的位置来看,“我”是心产生的认知,“别人”也是心产生的认知,“朋友”也是心产生的认知,如果“我”和“别人”成为了“朋友”,那么在修行者眼里就是心的一个认知跟另一个认知和合产生了“朋友”的认知,站在心的位置,他很清楚的看到这一切都仿佛都是在心内发生。而凡夫以“我”为心,站在“我”的位置让他产生了错觉,他看到了“我”之外有一个真实的“他人”存在,他看到了有一个真实的“朋友”存在于“我”——“心”之外。因此,凡夫有“得失”感,他认为他得到了一个朋友,而修行者没有得失感,他站在心的位置清楚地看到了一切不过是心的认知在运作,他无得也无失,他只是享受心所奉献的这场盛宴。

修行者站在那一切认知的源头——心的位置上清楚的看到了心所产生的有关“生命”的认知和“生死”的认知,他看到了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我”的存在,也没有一个真实的“别人”的存在,他清楚看到了“生死”并不真的存在,一切不过是心的认知在运作,仿佛心在讲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凡夫站在“我”的位置上,看到这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实,“我”,“别人”,“生死”,无一不是在自己面前真实地发生。

修行者看到,当他喜欢一个人,如果把心中关于那个人的一切认知(包括样貌,性格以及各种关于对方的背景故事)都拿掉,那么那个人将不复存在,所以他喜欢一个人其实喜欢的是自己的认知,他喜欢的其实是自己,同样,当他讨厌一个人,他讨厌的也是自己的认知,他讨厌的其实也是自己,当他拥抱爱人入怀,他拥抱的也是自己。当有人表扬他,他知道那是他自己表扬自己,当有人批评他,他明白那是他自己批评自己,所谓“荣辱不惊”在他看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他看到,当一个人站在他的面前,那个人并不在心外,而是在心里,他看到自己也在心里,他看到那日月山河、大树小草也在他的心里,他看到所谓“时间”是心里的时间,所谓的“空间”是心里的空间,修行者是活成心的人,是活在心里的人。

一个活成“心”的人不会再被“心”产生的任何问题所束缚住,“心”在所有的认知和问题之外绝对自由无挂,活成“心”的人也是如此。一个活成“我”的人,则是活在心里的人,心里的每一个问题都成了他的包袱,他不得不去求他之外的老师或者朋友来帮他解决烦恼,但是除非有一天他从“我”的位置跳出来,站在“心”的位置,否则他会被心所产生的无数的问题所困住,不得解脱。

想获得彻底的解脱吗?很简单,一步路都无需走,站在所有认知的源头,成为那心即可。然而,虽然简单,但世间鲜有人做到,只因沉迷于“我”太久,醉生梦死,所谓“浪子回头”,看似简单,世间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

转载声明: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注明来自“烦恼即菩提博客”。